• 重庆超宇物资有限公司
    ChongQing ChaoYu WuZi Co., Ltd.
新闻资讯
 
新 闻 资 讯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2-27阅读:1150次
行业增速放缓、供需矛盾或有所缓解


全球粗钢产量为11.65亿吨,2010年前10个月。较去年增加17.5%其中欧洲为29%日韩28%相比之下,中国的粗钢产量出现负增长。6月份以来,投放到市场上的资源量呈现同比下降态势,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这种情况只有2008年四季度出现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和大规模节能减排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两个重要原因。从4月上旬开始。而国内生产的近50%建筑钢材,都用于房地产市场,这些调控措施直接影响了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4月份是今年钢铁产量的第一个转折点,产量增速急速放缓。

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年。2010年上半年,另一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上升0.09而本年度的减排目标是要实现全年降5.2钢铁行业占我国能源消费的1/6~1/5这次减排风暴中被推到风口浪尖。从8月底、9月初开始,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相继对地区内高耗能钢铁企业进行限电限产,并逐步向全国推开。钢产量最高的河北省,唐山地区9月限电力度曾一度达到限电70%因此,下半年钢产量一度出现负增长。

行业风险加剧 铁矿石金融化趋势明显

而2010年钢铁行业产量增幅明显放缓、厂家去库存力度明显加快。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尖锐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痼疾之一。
未来的几年,很有可能成为钢铁流通领域大变化的时期。一些大的流通商,如五矿、浙江物产、中铁物资、中钢等。

中国钢铁行业高速增长,十一五”五年里。从钢铁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钢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造就了一批超大型钢铁企业,但也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集中度低、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也是国钢铁行业转型的关键一年。过去的一年里,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钢铁行业下一步如何走?


中国铁矿石存在两种定价机制。一种是铁矿石需求方与供应方每年通过协议谈判,2010年之前。达成年度协议价。还有一种是年度协议价格的基础上的现货进口价格。而2010年4月,国际三大矿商强硬地改变了游戏规则”年度协议价机制被季度协议价机制取代,新的季度价格依据最近3个月的现货平均价格,新的定价规则越来越向现货定价机制靠拢,甚至希望使用指数定价。

而不像过去那样是商品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这样实际上就把铁矿石变成了一个金融产品。定价已经变得遵循一些金融产品的规律。真正影响价格的因素已经发了决定性的变化。面前的国际炒家,把铁矿石、钢铁作为金融产品进行短期的炒作,作为套利、保值的金融工具,这是钢铁行业上游很明显的一个变化。

电子盘也被称为现货远期,钢铁产品自身也出现了类似的金融化趋势。钢铁产品目前有金融期货和电子盘。属于准期货。期货的特点就是产品可以完全买空卖空,而现货远期是以订单为基础的产品还没有生产,可能在3个月后才从生产线进去,但产品是有生产能力保证的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无论如何,这些期货和电子盘都已经越来越加速了金融属性的体现。而且,这些期货、电子盘的价格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真正的现货价格。

定价很少取决于供需关系,期货、电子盘实际上都是金融产品。和期货及股票没有实质区别,易受到流动性的影响。

加剧了行业风险。钢企将不只面临价格动摇的风险,原料和产品本身的金融化已经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推销数量、推销周期、库存及生产计划等环节也都存在着风险隐患。

整合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总体来说。随着《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出台,钢铁行业的重组并购有望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速度上进一步提高。

钢铁流通企业也在进行积极的转型

依靠价差赢取利润,流通领域正从单纯的贸易逐渐转变为按服务展开:原来的钢铁流通是低买高卖。这是做贸易的方式;而在未来,流通企业已经不是单纯卖产品,而是依托钢材,通过加工、切割等附加服务来赚取利润,企业由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型。

很多企业已经不再向钢材企业要货,流通方式由实体贸易向虚拟电子贸易转变。而是直接在电子盘上订货,然后再按线上的流程来墨守成规地完成订货。

所有这些服务模式有集成化趋势。以物理园区作为载体,服务化、金融化、电子化。让贸易流通更加集约、规模化。过去钢铁流通领域低效、分散、附加值低的情形正趋于好转。这也是上游钢企并购整合对下游的流通领域的肯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