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超宇物资有限公司
    ChongQing ChaoYu WuZi Co., Ltd.
新闻资讯
 
新 闻 资 讯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4-19阅读:874次

 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年我国共计生产焦炭3.88亿吨,同比增长9.1%;其中山西省焦炭产量为8476.3万吨,同比增长11.1%,产量约占全国比重的21.87%,但是,该省焦炭产能释放率为52%左右。这也意味,高达48%的山西焦炭产能处于资源闲置状态。

  “出身煤炭企业的任润厚副省长最近专门召开山西省焦化行业联合重组会议,广泛听取专家和企业的意见,我们计划借力焦炭期货的推出,切实融入焦炭期货,进而借助重塑行业定价权在山西的契机,力争到2011年底,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使得省内独立焦化企业保留150户左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山西省经信委能源处一位官员表示,焦炭期货成功上市,正在为山西省重整焦化工业话语权带来新的希望。

  焦炭王国之虞

  据统计,山西焦化产业布局分散,该省227户焦化企业,分布在60余个县区内;产业集中度低,户均产能不到70万吨;产业技术水平低,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的焦炉占总产能的75.28%;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焦炉煤气多数用来制造化肥和发电等初级加工上,化产精深加工尚未形成规模。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早在焦炭期货尚未形成动议之前,山西省政府对焦化工业企业就萌生了大力整合重组的思路。

  但是,焦化工业作为山西省最主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长期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沉淀其间,省政府整合令下,通过行政手段予以强制约束、企图收缩战线的功效并不明显。

  3月初,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在主持研究山西省焦化行业联合重组会议时,就坦陈,长期以来,焦化工业企业不仅仅形成了粗放式发展积累的产业布局分散、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突出,而且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进焦化行业联合重组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时候,如何通过其他手段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对山西省而言,已经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实质上,近年来,山西省在焦化工业产能整合方面,一直因为找不到强有力的抓手,而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来自该省经信委的信息显示,2011年初,该委明确提出,要让焦化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上马一批引领焦化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焦化项目,逐年建设500万吨、1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市场等措施来逐步兼并剩余的焦化工业企业,实现产业集聚,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通过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等上下游相关企业与焦化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提升焦企抗风险能力。

  山西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容和平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依靠原煤生产的单一、特殊的产业结构,虽然为山西赢得了过去60年的辉煌,也埋下了今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捉襟见肘的祸根。”容和平说,无论原煤,还是焦炭,山西省在实施产能引导和约束过程中,除了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仍然缺乏市场化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政府希望只保留150家,那么剩余的七八十家怎么办?”山西省一家在2010年曾公开拒绝工信部要求强制关闭落后焦化产能的企业人士就表示,政府一方面在要求强制性关闭,另一方面,又在不断鼓励上马年产500万吨甚至1000万吨的大企业,试问,山西省焦化产能闲置率目前已经高达48%,一味的行政手段,对整合区域焦化资源、实现行业良性发展有效吗?

  当地企业界人士认为,山西省在焦化工业产能整合方面,最大的短板在于缺少市场化的整合手段,而一味的官方引导,已经使得该省焦化工业在2009年国家全面收紧焦炭产品出口管制政策之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借力期货之道

  就在山西省内对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区域内焦炭企业优胜劣汰的焦虑时刻,焦炭期货于2011年3月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意上市。

  山西安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喜斌表示,对于焦炭生产商,以及有自己焦炭生产的钢厂来说,如果焦煤期货能够上市,将为大家锁定原料远期成本,起到平稳焦炭、钢材市场起到关键作用。在他看来,政府强制性手段化解不了的问题,通过焦炭期货,却可以找到答案。

  贺喜斌分析称,过去焦炭企业面对的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去规避,只能靠自己对市场短期变动方向的一个判断,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些主动性应对措施,如短期判断市场要涨,主动缩短一下定价的时间,反之依然。换个角度,这一定价策略也是大企业和小企业毫无区别,大家都是完全跟着感觉走,无从实现优胜劣汰。

  但有了焦炭期货这一工具,优等生的套保方案必然更合理,它们将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更加多的市场机会,反之,小企业和差等生将在市场洗礼中遭遇到更加残酷的挑战。这也意味,焦炭不仅仅有益于整个行业,对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意义重大。

  但是,焦炭期货究竟能为产业企业带来多大的利好与转机,还是未知数。前述企业界人士表示,48%的产能闲置,意味山西省大多数炼焦炉都处于捂炉保温的待工状态,归根结底,这与市场需求量,即下游钢铁厂的需求能力有关,而焦炭期货只不过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工具而已。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郑玉春则认为,无论钢铁企业,还是焦化企业,目前的金融化程度都不高,也缺少金融人才,因此,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加强管理来规避市场风险,很少采用金融手段避险。显然,焦炭期货上市后,懂得游戏规则者将迅速获益。

  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的焦化厂,从总量来看钢铁厂自产的焦炭大约只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自给率要好一些,而许多中小企业则主要依赖外购焦炭。郑玉春指出,这一特性决定焦炭期货上市后,不仅可以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还可以使得钢铁企业和焦化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动向,合理安排生产与采购计划。此外,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市场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控制原料成本。

  “期货实质上也为山西省焦化工业资源整合提供了第二个竞技场。通过借助焦炭期货的交易通道,我们希望区域内焦化资源企业的整合速度能够再次加速。”前述山西省经信委能源处官员表示,该委已明确要求辖区焦化企业要积极参与期货交易,时刻掌握期货价格。

  本报记者独家获知,另外,为了配合山西省焦化工业企业的交割需求,大商所在焦炭期货交割方式设置时,重点突出了“仓库 厂库”的新模式,并将山西、河北、山东3个省份的主要焦炭厂均设为最主要的焦炭交割仓库,同时将交割仓库主要布局在了山西省境内及晋煤外运的环渤海范围内的多个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