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炼钢厂认真贯彻落实公司降本增效精神,通过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调整完善岗位绩效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各项降本措施,制定目标、统一思想,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季度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其中钢铁料消耗完成1056.34kg/t,合金成本完成51.57元/吨(较计划降低2.43元/吨),耐材成本完成30.46元/吨,机物料成本完成14.99元/吨,工序成本完成396.8元/吨,连续三个月稳定控制在400元/吨以内,较2012年降低23元/吨。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炼钢厂紧紧围绕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重点分析了2012降本增效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制定了保障性措施,对科级管理人员和车间主要岗位人员绩效重新修订完善,各项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并增加了经济技术考核指标,如:一倒命中率、中包温度合格率、软吹合格率、窄成分控制等,使考核项目进一步细化。使分厂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岗位。
抓住降本增效的关键点,最大限度的挖掘降本增效潜力。2013年在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的各项降本措施的同时,拓展视角,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自循环钢渣利用,钢铁料、转炉渣料消耗等进行单炉核算,增强挖潜增效的自主意识。第一季度碎钢渣消耗14.07kg/t,较2012年提高11.49kg/t,矿石消耗34.07kg/t,较2012年提高0.62kg/t,钢铁料消耗完成1056.34kg/t,较2012年降低了5.53kg/t。
在降低合金成本方面,在转炉车间开展提高一倒命中率劳动竞赛,进而提高终点余锰含量,降低合金消耗。利用铁水锰高的有利条件,在保证成分的前提下,采取低价置换,用价格较低的硅锰合金取代价格较高的中碳锰铁,降低合金成本。第一季度合金成本完成51.57元/吨,比计划降低2.43元/吨。
在降低耐材成本方面,通过细化生产计划、严密生产组织,加强连铸生产过程的细节控制,继续稳步提高新炼钢连铸机中包使用寿命,第一季度中包寿命完成20.25小时,较2012年提高1.77小时;通过建立健全耐材使用台账,择优选用耐材,形成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耐材使用寿命,第一季度耐材成本完成30.46元/吨,较2012年降低2.04元/吨。
精抓细管,继续推行低库存战略。机动科牵头,重新制定了2013年的机物料消耗成本,并层层细化分解到车间、班组、岗位,制定了各车间、科室的领料费用及维修费用,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各单位机物料成本一天一核算,一周一通报,做好过程控制,提高了大家的自主管理意识。在201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分厂二级库建设,继续推行低库存战略,从源头上控制机物料成本。第一季度机物料成本完成14.99元/吨,比年初计划降低了2.50元/吨。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第一季度在品种钢比例达到56.78%的基础上,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成本指标,为2013年降本增效工作的全面完成,开了一个好头。